文房十八摩(10)—读印 说起中国画,名家大师不胜枚举,而近现代也是星辰闪烁,但如果说谁是领军旗手,我想还应该是齐白石先生。聊起齐先生,一时找不到切入点,就从衰年变法和诗书画印这个话题说几句吧。 说起齐白石,我想只要知道怹的,就是“芝木匠”。所以齐白石之所以有独到的艺术造诣,是和他从小的木匠生涯有着必然的关系。尤其他又是细木匠,所以虽然他不完全是一个科班的画师画匠,但他从小的职业生涯,如童子功一样,会对他的绘画能力有着坚实的血脉关系。而到了北京之后的衰年变法,据讲是从写实到写意的一种质变,一种升华。而我对齐先生的了解,除了在书店工作,可以尽情的翻阅所有公开或不公开展示的珍贵画册,还在近年来的展览和拍卖会上,看到不少齐先生的真迹,似乎还可以称之为:略知一二吧。 咱们也不说什么太多的正史文献,我也聊聊“花边新闻”:一是老年齐白石收了新凤霞当徒弟,为了表示喜欢,竟把自己所在大柜里珍藏的点心拿出来给新凤霞,可惜这些点心都已经长出了“肉芽”,退而论之,芝木匠的理财心态。说到这,就联想到一次拍卖会上,有一幅齐先生的真迹,意为:凡上门索画者,要明码标价按尺付费,而决不允许向内室(齐夫人)“套磁骗画”。当时我看到这幅真迹时,百感交集,真实的一个齐白石,跃然纸上。当然一个人是立体的,所谓瑕不隐瑜。我当年知道齐先生的时候,先是那些几乎乱真的游虾和草虫,随着视野的展开,对齐先生自诩的诗书画印有了进一步认识。尤其是再读画的时候,更加注重了画面上的题字“诗、书”,进而对于理解这幅画以外的意境内涵,有了更多更深的感触收获。而读齐先生的印章,更是别有收获。印章,我觉得首先是章法布局,这一点我觉得齐先生的造诣,绝对可堪大家,其次是刀工。齐先生是木匠出身,所谓用刀如笔自是本工,其功力没有数十年的修炼,绝对到不了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。再就是炼字。名章姑且不论,关键是闲章选字锻句。闲章用字既要与画面内容心领神会提纲挈领,更要别开意韵妙趣横生。还须提到用印于画面谋篇构图,是要有极其丰富寥廓的艺术修炼,才能够达到画龙点睛蹊径叫绝。 用印并非简单是在画面中印章的经营位置,印章的讲究甚多:朱白阴阳;金石篆楷;形制大小;名闲字号;引首压角;闲文肖形;材质选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。而今天提到了齐先生,我以为应该是中国画的旗帜领袖,如果想学习中国画,想了解诗书画印,齐先生绝对是引航指路的经典秘笈指路天书。 兔年 初秋 京东 云深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