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房十八摩(7)—文具(下) 中国人办事是很讲究仪式感的,是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也是如此,凭我所见,“仓廪实而后知廉耻”,还是大多数安居乐业的人们在物质生活丰足之后,才会对于精神生活有着更多追求的见解。 作为文具,从历史发展的文物考证来看,也是越来越丰富了。图片拍到的一些物品,是文房行为所必备的。而这篇文字所提到的一些物品,对于书法作画的进行,虽然可以说是可有可无,但是从这些物品的品味之中,也能更加立体的全面的感受到文具用品的雅趣风韵。 笔格。笔格虽为古制,然既用砚山,如灵璧、英石,峰峦起伏,不露斧凿者为之,此式可废。古玉有山形者,有旧玉子母猫,长六七寸,白玉为母,余取玉玷或纯黄、纯黑、玳瑁之类为子者;古铜有鏒金双螭挽格,有十二峰为格,有单螭起伏为格;窑器有白定三山、五山及卧花哇者,俱藏以供玩,不必置几砚间。俗子有以老树根枝,蟠曲万状,或为龙形,爪牙俱备者,此为最忌,不可用。其实我以为笔格就是笔架,只不过笔架根据写字的用途,还有不尽相同的构造。譬如我们见到的悬挂式的笔架,一般是毛笔倒挂,把毛笔上面的那根吊绳,挂在笔架的横杆上,是竖放毛笔的笔架。而上面提到的笔格,是在写字过程中,斜放在笔格这种笔架上的。还有一种,用笔帽和笔架组合起来,毛笔是插在这种笔架上的,一半铜制的较多,毛笔的尺寸也不是太大。这就连带说到了笔帽,小时候,笔帽一般都是铜制的,可能是铜笔帽既不爱生锈,也可以比较封闭的保护毛笔的水分。 笔筒。湘竹、栟榈者佳,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,紫檀、乌木、花梨亦间可用,忌八棱菱花式。陶者有古白定竹节者,最贵,然艰得大者;冬青瓷细花及宣窑者,俱可用。又有鼓样、中有孔插笔及墨者,虽旧物,亦不雅观。笔筒是放置毛笔的又一工具,一般毛笔放在笔筒内,是笔杆向下的,可以方便的保护毛笔。 镇纸。镇纸,玉者有古玉兔、玉牛、玉马、玉鹿、玉羊、玉蟾蜍、蹲虎、辟邪、子母螭诸式,最古雅。铜者有青绿虾蟆、蹲虎、蹲螭、眠犬、鎏金辟邪、卧马、龟、龙,亦可用。其玛瑙、水晶、官、哥、定窑,俱非雅器。宣铜马、牛、猫、犬、狻猊之属,亦有绝佳者。而提到镇纸,也就顺带出下面的这个物件镇尺。按一般说法,镇纸异形变化极大,而所谓的镇尺,作用与镇纸无异,只不过形状一般都呈长方形,形似尺子,所以称之为镇尺,而这段文字,所要说的压尺,亦是此物:压尺以紫檀、乌木为之,上用旧玉璏为纽,俗所称“昭文帯”是也。有倭人鏒金双桃银叶为纽,虽极工致,亦非雅物。又有中透一窍,内藏刀锥之属者,尤为俗制。 因为这一阵有意关注了这个题材,无论是在展览中,还是在媒体传播里,又注意到了三个文具用品,一个是笔掭。实际就是一个相对异形的碟盘。因为有时候,蘸墨(蘸水)与创作意图不相符合的话,那么就在笔掭上面掭去多余的墨汁或水分,使之每下一笔,用墨水分都能尽随人意。还有一个就是臂搁。是一个长不足半尺,宽不足四指,高度一寸上下的器件。我们知道,写毛笔字,越大越讲究悬肘,再小一点的字,讲究悬腕,而初学者,悬腕的时候,还是有些底气不足,就在腕部以下适当部位,垫上一个物品,用以借力,而这个物品,就是臂搁。还有一个小水壶。作用就是往砚台里点水,形态固然已经出奇制胜,但名字确实起的非常文雅---“砚滴”,令人回味余香满口。 说了这些,对于这些话题,我想不仅不能算是说的多么全面,甚至就更谈不到什么详尽,我不是此方面的专家学者,只不过因为钟爱这些玩意的艺术造型,以此拍出来的片子,能够与良师益友交流请教,至于文字所述,仅作参考,充作谈资,以博一笑。 兔年 未出伏 京东 云深阁
|